收听我们的微博
欧宝电竞娱乐-欧宝电竞下载
来源:网络 | 作者:睿杰咨询 | 发布时间: 2023-07-07 | 287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你…加班吗?”

“你愿意加班吗?”

“如果给你选择,你会加班吗?”

这是三个问题。

如果让我来回答的话,答案分别是:

“我加过班”;

“我不愿意加班”;

“如果可以选择的话,我愿意在有效的时间之内高效地完成我的工作,我会把工作和生活尽量分开…从而尽量不加班”。

“加班,还是不加班”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,没有一个标准答案。

这个问题似乎不亚于哈姆雷特的To be or not to be. 这里涉及一个在管理心理学层面很有意思的观察:职场中的角色遵从。

那么到底是选择困难综合症还是不情愿的被迫选择,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。

回想一下,早年在一家全球著名的日用消费品行业中国合资企业里工作的时候,我是坚决拒绝加班的那一类员工。老板见到经常准点上下班而且不加班的我时,就问:“欧宝电竞娱乐-欧宝电竞下载”

我当时年轻,像电视剧《士兵突击》里面李晨扮演的海军少校吴哲那样,“过于相信自己的嘴,而不相信自己的耳朵”。

于是我会振振有词地回复:“加班这事跟两个因素有关,要么是你安排了不合理的工作量,要么就是我没有得到满足按时完成工作这个要求应该有的岗位培训,让我具备达成这个要求。总之因为这两个因素任何一种而造成我得加班,都是不合理的…也不怪我吧”……

当然在我这种“刺儿头”面前,老板的段位和手腕要足够才能放倒我,但是在那家公司我还真没碰上。

于是我看着老板叹口气后,背着手愤愤不平而又悻悻离开的背影,也有点同情老板,心里想:“怎么这类老板就不会说服我呢?”

三十年前,我加入了IBM。入职两周后,有一个神奇的变化,我这个从来不加班的人居然加班了。而且,这个改变来得非常自然。

30年前在IBM的时候,几乎每个周六我都会加班,原因有两个。其一,那时还是五天半工作制(不是今天的五天制),周六要上半天班。可是过了中午,大家在办公室一般都不走。不知不觉中,我也会工作到非常晚,有时晚上十点以后才离开,也没有什么怨言。

当然我的家人会有一些抱怨。因为这样我就失去了跟家人一起晚餐的机会。但是更有意思的是,为了解决这个抱怨,我会先回家跟家人一起晚餐,然后主动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两个小时。于是在这里,我开始比较,为什么我会如此“勤奋“?在前一家公司不肯加班,而在这家公司竟然“主动”加班?

对比在这两家公司的工作,我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发现。

一是工作性质不同,在前一家公司,我负责与供应商的沟通,在办公室里的工作时间很长。在熟悉流程和工具后,很多工作任务驾轻就熟地就完成了。我觉得没啥挑战时,也跟老板说希望调岗去别的部门有一些新的历练,没得到批准,于是在原岗位“驾轻就熟”后,在我还精力旺盛的时期,无从释放,自然就心有旁骛,我开始“关注”别的东西。

其次,两个工作工具不同,在IBM有很多新的工具需要在办公室用,比如当时流行但很不普及的“以太网”。

还有就是,我发现我工作的第一家公司的前后两任老板,他们在加班时有个共同点,就是以身作则“长时间”工作。但是第二家公司IBM的老板,他让我在不知不觉中觉得加班的每一分钟对我来说是有意义的。

这个“有意义”有两个方面:

第一是能够在比较周全的情况之下,在他的指导下把工作质量完成得更好,但是需要多点时间,因为我的工作技能还没有达到这个工作所需的“完美”的水平。比如每次见客户,特别是高层,他让我至少做好几个预案,每个预案跟他谈,解析完善,到了客户会议现场我会很有信心,不怯场。这让我感觉挺好的。

第二是在这个过程里,我自己的学习收获很大,也许在加班的时间对我来讲也是一个学习的时间,是一个工作技能水平提升的时间,因此我愿意加班。这是一种内在动因。

当然这种动因的持续也是挑战。后来当我担任更高的职务时,特别是成家之后,我开始在这两者之间选择平衡。于是老板“以身作则”的这种加班的方式,不再是我的首选。当然这也要感谢那些自己拼命加班但不要求属下员工加班的上司们。

2000年我离开中国的职场去国外全职读书,甚至想在国外工作生活一段时间的主要原因,就是我从根本上并不热爱加班。下班后的工作是对个人生活无休止的纠缠。随着个人在生活当中重心的偏移,特别是担负更大的家庭责任的时候,加班就成为备选项里面值得考虑去平衡去更好地进行安排的一件事。

前面提到To be or Not to be时,似乎隐含了一个前提,这是可以选择的吗?对啊,加班是可以由得自己选择的吗?这才是一个对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来说的难题。管理者以身作则用长时间完成更多的工作,似乎天经地义,普通员工似乎没有这么这种动因,或者说加班动力不足,特别是Z世代。

于是我们不妨看一下这种“职场遵从”的代际演化,因为越来越多的Z世代在“整顿职场”,在说不。他们有他们的生活形态,奋斗不是每个人的必选项。因此我们做管理者的,是威逼利诱,还是因循守旧地“以身作则”(这也许再也感动不了属下的年轻人),这加班的难题倒成了管理者的To be or Not to be。

这里总结一下,一代人有一代人做事的方法,一种人有一种人干活的节奏,加班与否,这个决定也许与环境与工具与目标与激励与样板有关。

管理者让人加班,威胁利诱也好,讲道理唤起“奋斗者激情”也好,也许如今已经没有万全的良方。但是将心比心,达成的方法总是有的,学会对话,学会激励,学会因势利导,学会同理心之下的共情为先,共识为上,共担求成,共享成就,这些至少是可以进一步尝试,训练甚至精进提升的。

是遵从角色的上下级的权力威慑,还是遵从于共同目标的彼此成就,这是一个从心与从容的问题。是听老板的,一味迎合,还是保持彼此都能接受的距离。这也是职场遵从的一种新的考量。

在这种遵从的背后,新一代人成长起来的自尊和被尊重,恰恰是提升员工积极性和团队士气的不二法则,尤其是讲究共性化,集体主义色彩浓厚的“六零后”、“七零后”,在职场已经逐渐被讲究个性化、个人主义行为标签的“九零后”、“零零后”们替代。

回到老祖宗的一句话,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。即便自己是工作狂,在今天的环境下,也许已经无法用“潜规则”去约束出这种遵从。这恰恰是我认为的时代的进步。

郑重声明:睿杰咨询刊发或转载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。(版权及商务咨询hr@szrjsd.com)